旅游服务

保标招标 > 旅游服务 > 招标信息 > 台山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乡村振兴专班工作信息简报2024年第1期

台山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乡村振兴专班工作信息简报2024年第1期

· 2024-07-18

要 目

【典型村培育经验材料】

l 台城桂水村:寻觅和美乡村的魅力

l 都斛镇大纲村:奋力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台城桂水村:寻觅和美乡村的魅力

桂水村位于台城西郊,辖区面积3.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16人,常住人口556人,海外侨胞1700多人,村中建有古侨建筑群和历史文化书屋,文化底蕴深厚。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广东省卫生村等称号,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一、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和美乡村根基

桂水村注重提升村容村貌,着力打造优美宜居宜业台山城区后花园。健全生活配套。建成休闲公园4个,文体广场2个,美化桂水河一河两岸风貌。抓好三大革命,建设村级生活污水处理站4个、无公害公厕11间、垃圾分类收集点16个,实现污水处理、环卫保洁一体化。优化公共服务。建设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特色农产品市场,推动银行服务点、超市、餐饮等资源下沉到村,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服务。建设特色侨村。坚持修旧控新,活化提升5个村小组49间农房,精品修复龙兴书室、隔凹书屋等侨村书屋,建成悦读馆 粤书吧传承侨韵乡愁。

二、凝聚多方合力,推进富美乡村发展

桂水村立足以桂为味、以水为美的生态休闲旅游定位,以农文旅融合为引擎推动产业振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推行村、企、农合作共建。成立2家强村富民公司,统筹资源开展农田代耕、培训研学等多项业务,打造荷花节、迎春花市、周末集市等品牌,吸引游客超46万人次,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比如农户种植售卖甘蔗月收入可达6000多元。推动金融下乡。发动台山农商银行向2家强村富民公司各授信2000万元、桂水村授信500万元。通过金融投入、供销合作,建成台山优品集中展销中心。撬动社会资本。引入总投资3亿元的桂水湾文旅项目,改造200多亩低效土地打造四季花海,推出侨韵老街、青年小镇等新业态,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强化人才支撑。引导乡贤、能人、大学毕业生到村返村自主创业。发动乡贤余民发回乡投资500多万元,建设桂水湾餐饮美食城并开设粤菜师傅培训点;吸引大学生回乡开办小鲜农场特色采摘园。

三、突出共建共治,助力绿美乡村建设

桂水村围绕绿美台山生态建设工作部署,让党员与群众同频共振,形成拧绳聚劲谋绿美乡村工作格局。共同清洁村庄。以每月15日村庄清洁日为抓手,常态化推进三清一改,发动驻点团队党员干部、村民、志愿者约155人,集中清理村内房前屋后、道路沿线、村塘等区域散落垃圾,打造屋美、路净、村亮良好环境。共同绿化美化。见缝插绿,充分利用四旁 五边空地植绿增绿,开展增绿护林行动5次,新种桂花树、香樟树、黄花风铃木等超2200棵,为美丽村庄添绿。共同管护环境。发挥强村富民公司作用,对桂水村及周边四沿道路提供绿化养护等社会化服务,构建绿色舒适出行环境。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等生态景观,由邻近党员、村民认领负责日常管养,开展最美四小园村庄 最美庭院等主题活动评比,营造人人栽树、户户养花的良好氛围。

四、以特色村品打响桂水品牌,扩大市场销路

桂水村凝聚乡贤力量,以发展桂水特色农产品为抓手,打造特色农产品供销市场,增强产业支撑。鼓励返乡投资。发动余民发先生回乡建设特色农产品贸易市场,开设餐厅、连锁便利店、台山市粤菜师傅工程乡村(桂水村)培训点,不仅方便乡亲购物餐饮所需,为村民销售农产品提供便利,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创业,提高整村的经济收入水平。开发特色产品。桂水村大力扶持莲子、黄皮种植等传统产业,打造桂水石叔鸡心黄皮品牌,开发莲子濑粉、莲蓉月饼、荷花酥等特色产品,带动了桂水村南乐村的整体发展。建设产业平台。升级改造桂水工业区,筹建桂水电商平台,打造一村一品产业,进一步擦亮侨乡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加收入,桂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2023年桂水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64.12万元,同比增长72.83%,预计到2024年村集体收入超100万元。


都斛镇大纲村:奋力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大纲村坚持以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为发力点,进一步发掘和发扬红色文化精神,激活红色细胞、激发红色动能,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推动培训+旅游+农业深度融合。先后获评江门市基层党建示范村 江门市红色美丽侨村,并入选了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

一、加强设施建设,提升文化空间

大纲村是革命烈士林基路的故乡,村内的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是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大纲村紧抓红色村建设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村内先后新建了初心讲堂、红色驿站、林为干科学家精神展、中国共产党台山历史展、粤书吧、舞台球场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深入开展村干部群众思想教育、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优质阵地和空间。此外,还积极筹集资金,开展巷道环境整治、电缆改造和外立面改造等工程,全村整体环境面貌有了大幅提升,获评为首批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为了让群众获得更优质的参观服务体验,最大程度发挥大纲村文化空间的效用,大纲村设有红色驿站,配备专职讲解员6人,制定《导游(讲解员)管理制度》,打造培养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服务一流的职业讲解队伍,为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讲解服务。今年以来,2024年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共接待424批次,超过8480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二、开展各类活动,深化文明创建

深入推进大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省级示范站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村内丰富的红色阵地和资源,发挥志愿者积极作用,扎实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一方面,切实加强理论宣讲。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村民群众参观林基路生平事迹展、台山党史展等,在参观学习中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另一方面,活跃乡村文化生活。做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畅游红绿径 感受文明兴骑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大型活动的承办工作,开展农耕文化文艺展演、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活动,组建红色大纲村排球队,积极参与2023年台山侨乡男子九人排球赛(侨VA)都斛赛区比赛,并荣获季军。利用粤书吧有计划地开展乡村阅读季等全民阅读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有效增强了全村的凝聚力,营造了积极自主、崇善向善、和谐文明的乡村氛围。

三、探索大纲模式,推进移风易俗

大纲村积极谋划,试行乡村治理积分制。通过线上线下广泛收集村民群众意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论,制定了《大纲村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实施方案》,建立了积分累积兑换奖品机制,并安排专人负责计分、登记。村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村道清洁、村级治理等事务可以获得相应积分。每年安排一定资金购买洗衣液、纸巾、雨伞等生活用品给予奖励,以此来推动移风易俗,引导村民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向善的生活理念。去年底,第一批村民兑换到了奖品、尝到了甜头,推动了家风、村风、民风全面提升。大纲村还获得了2023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四、挖掘产业潜力,深耕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广东省首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红色阵地作用,完善各项基础设施,通过承接参观、培训项目,打造重走长征路红色主题研学课程等品牌研学活动,发展研学培训+乡村休闲旅游模式,打响大纲红色村品牌,有效带动周边餐饮、住宿、零售等商业发展。打造大纲村红色研学营地,增加稻田塔亭、户外露营、塑木栈道等,进一步完善配套,提升大纲村整体景观和吸引力。通过台山市大纲强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镇基路文化公司、谭江米业共同运营一亩田认领项目,打造集现代化机械统一耕种、自耕体验和科普娱乐于一体的优质稻田功能区,销售大纲特色农产品,辐射全镇特色产品,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文章推荐:

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关于旅游服务的网上超市采购项目终止公告

台山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乡村振兴专班工作信息简报2024年第1期

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卫生院职工疗休养服务项目合同

荔波县大小七孔景区鸳鸯湖上湖公厕建设项目招标公告

更多商机查看,下载保标APP

扫码关注小程序,获取商机更容易